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高自考,向终身教育转型

高自考,向终身教育转型

2015年09月24日 11:20:10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高含金量,零存整取”,是人们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下简称“高自考”)的评价。所谓高自考,是指“凡是自学有成绩的人,经过考试,确定达到大学水平的,就给他发证书,照样使用”。正是这个了不起的创举,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为提高公民素质、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01029日,经报中央批准,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关于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核制度的决定》,这标志着高自考制度的诞生。如今,35年过去了,回顾走过的辉煌之路,高自考将如何承担起历史赋予的新使命?如何在新形势下绽放光彩?我们一起关注。

 

创举,改变命运之路

“补充句子:我的妈妈是……”这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作业。全职妈妈邓飞惊讶地发现,女儿的答案是“我的妈妈是一位普通女人”。邓飞有点不自在,自从有了孩子,她就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到头来,自己在孩子心中是这样一个评价。女儿还拍拍妈妈手背,鼓励她说:“你如果努力学习,将来也可能不普通!”

就是从这个看似再小不过的事,邓飞决定参加自学考试。“我希望自己能有足够的实力重新走入社会,也希望在女儿日后的生活学习中,自己能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帮助她、指导她。”邓飞说。

高中和中专毕业生、全职妈妈、工人、服务员、保安……很多对自己当下处境不满意的人,走上了高自考之路。回顾高自考30多年的历史,你会发现,这是一条辉煌的道路,印刻着时代的足迹,无数人因这条道路而改变命运。

第一阶段,被“文革”耽误的青年是主力军。高考制度的恢复敞开了大学的门,但在当时,录取率只有5%1981年,国务院批转下发了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并决定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市试行。“考!一次不合格,下次再考。不管三年五载,一定坚持下来。”这是原北京市国资委书记张凤朝当时的决心,当时的他是位煤矿工人。高自考的震撼力不亚于恢复高考,不知有多少人因为找到上大学的希望而彻夜难眠、发愤苦读。

第二阶段,落榜考生是主力军。进入上世纪90年代,接过高自考接力棒的是因为落榜而无缘大学的青年。1992年,高考成绩只有300多分的黑龙江女孩张玲玲落榜了,只能去游戏厅打工。“人要在社会立足,没有知识不行!”饱受学历低之苦的张玲玲决心参加高自考。在这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速道,新兴行业人才匮乏,灵活的高自考弥补了高校人才培养数量有限、培养周期较长的缺憾,护理学、统计学、通信工程等高自考新专业炙手可热。

第三阶段,在职人员是主力军。进入新世纪后,高校扩招,很多原来会选择高自考的年轻人得以进入大学,高自考的主力军变成各行各业的在职人员。谢家猛2008年专科毕业,工作了几年,但十分无奈:“没有学历,工作做得再好,涨工资、晋升都有很大阻碍。”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选择了高自考。尚德机构首席运营官吕凯则自豪地介绍起他的一位学生,一个在广州工厂流水线上辛苦工作的工人,通过了高自考,最终得到了在银行工作的机会。

 

转型,报考人数下降

高自考有着辉煌的过去,但在新时期,也开始进入探寻前路的“转型期”。

2001年以后,高自考报考人数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10年以后,降幅明显加大。”上海远驰专修学院董事长、院长吴涛分析,这主要因为越来越激烈的生源竞争。“从1999年起,我国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剧增至2009年的629万人,对高自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成人高考报考规模上升、广播电视大学和网络学院崛起、出国留学人数攀升,也对高自考形成了“分流”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自考总体规模有所下滑的情况下,高自考本科报考人数却逆势上扬。”吴涛分析,这是因为很大一部分专科生选择了含金量较高的高自考来实现自己的本科梦。“近年来,报考高自考本科学历层次的考生不断增多,本科与专科报考规模的差距不断加大。”

当下,谁在参加高自考?尚德机构经过研究,描述出高自考考生的样子:他们是起点不高的基层人士,通常从事着工人、服务员、保安等“草根”职业,急需通过提升学历获得“敲门砖”;他们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无力负担一些“昂贵”的教育项目,哪怕这些项目的分数“门槛”较低;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学习,疲惫地奔波于工作和家庭之间,学习时间难以保证。

有关专家指出,考生的“画像”,从一个侧面诠释了高自考在新时期面临的难题:

专业发展冷热不均,因为有着强烈的求职导向,热门专业往往人才过剩,又导致另一部分专业成为冷门;选才标准有待商榷,在高自考考场中,常常出现手持大学文凭和手持小学文凭的人同场临考的“奇观”,考试内容和范围往往难以全面反映考生水平;考试内容相对滞后,常常出现忽视素质教育、高分低能的现象,而且采用的教科书很多年不变,有些与实际严重脱节;假冒文凭监管不严,严重损害了自学考试的公正性、真实性和权威性。

 

趋势,服务终身教育

在选择多元的今天,高自考过时了吗?吕凯指出,高自考仍是相当一部分人提升自我、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草根”阶层。其实,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今天,高自考有着天然的优势。“终身教育体系要求有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机动灵活的学习条件,而自学考试没有入学门槛、工学矛盾少、学习费用低,正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吕凯说。

那么,下一步,高自考该如何适应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把握住发展机遇呢?

首先要改革考试方式,提高评价水平。有关专家指出,对高自考来说,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考试这个“中心”,要想改变长期以来考试方法单调、手段落后等问题,就需要建立现代化的题库和考场。

中国教育学会顾问陶西平强调,高自考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应试教育,但实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特殊形式,是通过自学和助学实现学习者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

“除此之外,还要把脉社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有关专家表示,应当适时“关停并转”一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专业和课程,并根据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求,开设一些满足人们发展兴趣爱好的“软课程”。

“从长远看,今后要努力拓展自学考试的教育评价功能,着力加强实际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测评。”陶西平指出。目前,自学考试和普通高教之间在学历上互相承认,但在具体专业和课程学分上却自成体系。山东师范大学研究教育学原理的何刚建议,应研究自学考试与其他教育形式学分互认的方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发展专业证书、资格证书等教育形式。

发挥自身优势,聚焦农村教育。“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要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才。”何刚认为,对大量农村乡镇人员来说,培养选拔人才的最佳途径是就地在职学习,高自考应拓宽向农村延伸的渠道。

除此之外,“互联网+”将给高自考带来新的生机。“自考生多是在职人员,碎片化学习为他们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吕凯举例说,尚德机构从去年6月起砍掉全部面授课程,彻底转型为互联网教育机构。“这有力拓宽了高自考的人群,还能根据大数据为学员实现‘私人订制’的个性化教学。”

《 人民日报 》( 20150924 18 版)


如果遇到报考疑惑,可点击免费咨询,一对一报考指导
免费试听
报考提醒
关注官微

关注尚德机构官网

下载APP

下载尚德机构APP

企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