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设原判为 P,则该判断的负判断为“并非 P”。
(2)例如:
1)并非(本届世界杯既节俭又成功)
2)并非(如果喝酒,那么不能开车)
3)并非(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
2.负判断的逻辑形式:并非 P。
(1) 肢判断 P:这个 P 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判断。
(2) 联结项:“并非”(逻辑上通常用符号“¬”表示。)
3.负判断常用联结词:
在日常语言中,“非……”、“……是假的”、“不是……”等,都是“并非”的意思。如:“并非 P”、 “并不 P”、“不是 P”、“非 P”、“P 是假的”等。
负判断“并非 P”与原判断“P”之间具有矛盾关系。
P | ¬P |
真 | 假 |
假 | 真 |
【例题】高一年级组举行围棋比赛,四位老师有如下预测:
甲:张帆不能夺冠。
乙:张帆能夺冠。
丙:潘江是第三名。
丁:冠军是宋玉。
如果四人的断定中只有一个断定为假,可推出以下哪个选项结论?( )
A.冠军是张帆。
B.甲的断定为假。
C.乙的断定为真。
D.潘江是第三名。
E.丁的断定为假。
©2013-2022 北京尚德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2413720 | 举报邮箱:sdjgjubao@sunlands.com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营业执照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40312号 | 京ICP备1400294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1798 | 京网文【2018】7437-597号
关注领取
1分钟精准择校
下载尚德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