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管理硕士 > 2017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试行政学复习重点之行政决策

2017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试行政学复习重点之行政决策

2017年05月15日 14:53:07 文章来源:尚德机构
  •  行政决策的要素

      1、决策主体:具有管理国家公共事务行政权的组织和个人,主要指中央和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多元性、多层次性)。

      2、决策客体: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事务;分为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决策对象、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策对象。

      3、行政信息:决策的过程实质上是信息输入、转换和输出的过程,信息的准确全面程度与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呈正比例关系。

      4、决策方法:整体性思维方式、层次性思维方式、结构分析和研究方法。

      5、决策效果:引导决策的方向,反映决策水平,检验决策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实效性和决策目的的合理性、现实性、社会性。

      行政决策过程的阶段构成

      1、确定决策目标:决策的前提。包括:找出制定决策的理由,分析决策的条件。标准:平衡需要与可能、表述清晰、主次分明、

      2、拟订备选方案:决策的基础。任务:列出全部方案,预测各方案的后果,对比性评价。

      3、选定行动方案:决策的关键。现实中遵循满意原则/有限理性原则。

      4、决策过程反馈:在决策的不同阶段,通过信息反馈,对抉择进行实践性评价和检验,及时修正方向或弥补遗漏。

      影响行政决策的因素

      1、政治和法律因素:决策者首要考虑的因素。

      2、决策对象的特性:对象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特殊性、影响力等会对决策者产生不同的影响。

      3、外部压力:社会集团、政治团体、社会舆论等独立于行政决策过程之外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因素;注意要发挥外部压力的正面作用,防止负面作用。

      4、信息的质量: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时性、全面性与信息渠道是否畅通会影响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效果。

      5、决策者素质:分为个人素质和群体素质,直接影响决策水平、法律观念和判断力、承受力、敏感性。

  •   6、决策的体制、手段、时机。

      行政决策执行的基本原则

      1、周密计划:执行须有计划、有步骤,分清主次、把握关键。

      2、准确及时:准确理解、执行不走样、准确掌握反馈信息;善于抓机会,适时解决问题。

      3、灵活创新: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制定具体对策。

      4、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争取整体利益;抓重点、破瓶颈,加强薄弱环节。

      5、正面激励:从正面激励决策执行者的积极性,提高执行效率。

      行政决策的趋势

      1、民主化:

      (1)行政决策权的分散(中央到地方,上级到下级)

      (2)专家参与决策

      (3)复合/团体决策

      2、综合化:由单目标向多目标转移

      (1)是个人决策向团体决策发展的必然结果

      (2)是单目标决策失灵的结果

      (3)是行政决策者为了达到更佳的管理效能的结果

      (4)是行政机关为了适应竞争环境的必然结果

      3、科学化:

      (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根据各自的优越性、局限性,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2)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相结合(现实性与未来性相结合,单一性与整合性相结合;充分预见到现实决策的各种未来趋势,制定长期战略规划)

      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两面作用

      1、正面作用

      (1)增强决策的理性选择(使决策者广泛了解信息,避免仅凭经验或信息不完备导致的盲目性)

      (2)优化行政决策的过程

      (3)收缩行政决策的范围(政府因信息不对称而具有的协调作用减少,某些决策权回归社会,公民对决策的影响由参与扩大为自主)

      (4)提高决策过程的透明度

      (5)强化决策执行的监督力

      2、负面作用

      (1)信息过量引起盲目决策(信息泛滥使方案抉择困难,个人倾向性的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分辨真伪)

      (2)信息系统故障阻滞决策过程(对网络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3)促使决策集中(信息在决策上层的集中,加之决策者对权力的追求,虚化了中间层级的权力,增强了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削弱了公民监督和中间层的监督)


如果遇到报考疑惑,可点击免费咨询,一对一报考指导
免费试听
报考提醒
关注官微

关注尚德机构官网

下载APP

下载尚德机构APP

企业合作